買東西的人(流量)在哪里,賣東西的人就跟到哪里。
2019年,做商業不管你是傳統的還是互聯網的,你必須直面“私域流量”“轉化漏斗”“用戶價值”這些新詞。這不是概念,這是商業思維的升級,應對技術升級和人工智能下商業表現形式的變化。
經濟活動從線下全面轉入線上,購物變的觸手可以,“街上沒人,并不代表沒人逛街”。微博,今日頭條,看文章的平臺,你可以在上面賣東西買東西;抖音,看視頻找樂子的平臺,你可以賣東西買東西,更何況專業的淘寶,京東,你更可以放心大膽買買買。
這些都是皮囊表象,核心就是,商業關系。買賣就是交易,是商業關系。聚集了大量人的地方就必然產生交易,買賣。人越多,產品越豐富,買賣越興?。蛔鳛橘u貨的,認可你相信你的觀眾越多,你的貨越好賣。
人都跑到線上去買東西了,所以你要想賣東西,就得在線上想辦法。打線上人的主意。
你要牢牢記住,客戶出現在哪里,你就出現在哪里。保持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敏感,具備開放,接納的心態,接受變化,就行了。
看看線下的萬達購物生態圈是怎樣收錢的,廣告費,攤位費,抽成,管理費,水電房租,等等。線上的流量巨頭,像龍卷風一樣,吸了上億的日活流量。你想上網干點什么,幾乎都得走到他們家。變成他們的流量,這就是公域流量。
線上平臺的龐大的注冊用戶,都是公域流量,你知道他們存在,也知道他們有購物需求,但你想直接觸達并促成交易,很抱歉,需要用很多的情或花很多的錢。
域,是什么?場所,疆域,是大江大海,是承載的容器。通訊錄,微信號,微信群,社群都是域的概念。
流量,是什么?人。想象一下,春運的火車站,五月一的上海外灘,十月一的長城。想不出來,去搜圖。人群的高密度聚集,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的場所。是人流(公域流量),不是客流(思域流量),分清楚。
公域流量vs私域流量
周公子論社群新零售之私域流量
私域這個詞為啥突然火了呢?因為它對立的是「公域流量」的衰退。
公域流量顧名思義,它是公共的流量。就是只能看著眼饞,并不能給你帶來銷售收入的流量。
說到公共的流量你第一個想到什么?百貨商店。
每個人都去過百貨商店。百貨商店最大的問題是,它看似流量很大,很多人經過你的店,但實際上呢,只是經過,并不流入你的店內。
舉個例子,某個品牌在百貨商店里有一個專柜。這個百貨商店假設每天人流量是5000人,每天10%的人會經過這個品牌專柜,也就是500人。其中20%的人(100人)會停下來詢問,最后真的能買東西,并留下客戶信息的可能只有20%,也就是20人。
所以雖然百貨商店流量很大,但是你真的留的下客戶數據只有20人。
公域流量看似很大,但需要你費勁心思去讓別人在這里停留,消費。
商家越來越發現,這些公域流量自己不可把控,不屬于自己,而且競爭越來越激烈。
隨著線上競爭越來越激烈,每千次曝光越賣越貴。買流量變的昂貴,甚至你花了錢,還買不到精準流量;買了大批流量,最后的消費額都無法覆蓋你的獲客成本。欲哭無淚的結局。

淘寶2013年的獲客成本還是30元/人左右,到了2017年,這個數字已經暴漲到了250元/人。
這是什么概念?SO 如此可怕。小個體小企業望流量興嘆,大企業大金主也經不起如此折騰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商家都希望擁有自己真正能控制的一片流量池,想觸達的時候就能觸達,還能多次轉化和復購,「私域」因此呼聲漸高。
還是回到之前百貨商店的例子,如果用私域流量做,會是什么樣?
假設每天針對那些經過你咨詢的100客戶,柜姐可以對他們說:掃碼可以加我的個人微信,我送你一個小樣品,你還可以看我的朋友圈,里面有其它顧客涂完的效果哦,晚點再決定要不要買。
于是這100人雖然當場沒有下單,但是她們接下來的7天內會陸續刷到柜姐各種精心設計的朋友圈,例如其它客戶的上臉效果,促銷等等,默默也下了單。
什么是私域流量
周公子論社群新零售之私域流量
這就可以簡單理解什么是私域流量了。
具有三大特征:為自己所有、反復觸達、可以免費使用。
而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是相反的,分別是為平臺所有,需要付費使用,一次性使用。
從流量的層面講,流量紅利已經結束了,流量都變的又聰明又麻木了,做買賣必須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,用心經營自己的私域流量。因為,流量來之不易,因為流量越來越難獲得。
私域的定義是,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、可以自由控制、免費的、多次利用的流量。
私域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個人微信號、微信群、社群,或自主APP。
私域崛起的背后,是企業的增長焦慮。
周公子論社群新零售之私域流量
私域流量,就是給你的客戶,包括潛在的客戶包括已經產生購買行為的客戶,一個家,一個把他們聚集團結起來的場所。你可以把流量池子分開,把精準客戶放在一個池子里,去培育直到產生變現,再導入客戶群池子,繼續培育增加忠誠度直到產生復購和口碑裂變。
劃重點,私域流量的本質不是這個新鮮的詞匯,這就是新瓶裝舊酒,如果不造個高大尚的新詞,那些專家學者就顯不出自己牛逼,那些培訓講師就沒法再開課講概念收錢。所以,你可以叫客戶池子,就是你可以免費直接觸達的客戶群體。
劃重點。企業把客戶聚攏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?企業費心吧啦的建這么個池子干什么?目的只有一個,增長。銷售額增長。讓池子里的人就在我家買我的東西,不要買競爭對手的。讓買過一次的客戶留下來,黏住了,產生一次次的復購,至于還沒買的,也把他們屯起來,想辦法讓他們產生首次購買,再產生復購。就是首次消費-重復消費-其他品類消費(繼續消費)-裂變-為池子補充新鮮血液,再次重復消費的閉環。
目的,只有一個,就是產生消費,就是把貨賣給客戶池子里的人。就是產生利潤。不要再問,我這個行業適不適合做私域流量啦,你問問自己吧,獲客難嗎?客流可以保持循環不斷嗎?客戶現在不購買代表他永遠不買嗎?客戶購買了一次,就不會有第二次了嗎?如何通過客戶社交裂變實現客戶數指數級增長?如何使產品的促銷,上新信息快速準確的送達目標客戶?買了褲子的客戶,是不是大衣的精準客戶?
退一萬步說,現在,人的數據就是金錢,把大量的精準人群信息收集起來,精心呵護(不是像孵雞蛋一樣藏起來守著,是像朋友一樣處起來),這本身就是一筆財富。
周公子論社群新零售之私域流量
私域流量的落腳點在“人”。所有的動作指向就是“吸納留住更多的人”,終極目的“讓這些人都產生長期重復性購買“。
這就是私域流量,一個強關系鏈的客戶群。
私域流量的本質
周公子論社群新零售之私域流量
私域流量代表著企業開始從流量收割到用戶經營的思維轉型的信號。
私域流量的本質是客戶管理。就是老套的客戶管理。就是1999年,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了CRM概念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戶關系管理)。
1.其核心思想就是:客戶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,客戶關懷是CRM的中心,客戶關懷的目的是與所選客戶建立長期和有效的業務關系,在與客戶的每一個“接觸點”上都更加接近客戶、了解客戶,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潤和利潤占有率。
2.CRM的核心是客戶價值管理,它將客戶價值分為既成價值、潛在價值和模型價值,通過一對一營銷原則,滿足不同價值客戶的個性化需求,提高客戶忠誠度和保有率,實現客戶價值持續貢獻,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盈利能力。
3.最早提出該概念的Gartner Group認為:所謂的客戶關系管理就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視角;賦予企業更完善的客戶交流能力,最大化客戶的收益率。
這三段話,值得你讀三遍。
私域流量的幾點思考
文章到達這里,你應該清楚的明白什么是私域流量,私域流量對企業的重要性。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,就不是新名詞新概念了。回到老生常談。
怎樣把公域流量池的人導入私域流量池?解決吸粉,引流的問題。
工具吸粉,內容營銷,自媒體布局,短視頻布局,個人IP打造。
怎樣維護客戶群?朋友圈激活系統打造。社群營銷和社群運營。
怎樣為客戶持續貢獻價值?怎樣培育客戶?
怎樣產生裂變?就是解決裂變增長的問題。要用到一些裂變的工具和套路玩法。
這篇文章就到這兒吧,私域流量這一篇是提綱建領的作用。
后續會接著展開。
轉載聲明:本站文章若無特別說明,皆為原創,轉載請注明來源:自媒體經驗分享網,謝謝!^^
自媒體經驗分享網